長沙縣首次躋身2025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百強縣全國前五2025年按交易量排名的Top加密货币交易所- 官方推荐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交易所,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交易所排行9月11日,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2024-2025年度中國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百強縣》成果正式發布。長沙縣首次躋身五強行列,位列全國第五,中西部第一,充分彰顯其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持續突破與領先實力。
在全球數字化發展浪潮中,新型智慧城市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引擎。該評選由全球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專家委員會指導,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太昊國際智庫、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等權威機構共同組織實施,從數字政府、數字經濟、營商環境等多個維度,通過大數據初選、AI智能評估和專家評審等七階段綜合評定。長沙縣從眾多參評縣市中強勢勝出,標志著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步入全國前列。
近年來,長沙縣緊緊圍繞“數字星沙”建設目標,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核心,堅持數據賦能與政務服務雙輪驅動,加快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走出了一條具有星沙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路徑。
長沙縣持續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建成並優化覆蓋全縣的“一張網、一朵雲、一中台、一中樞、一張圖”基礎支撐體系。政務網接入縣內422個點位,政務雲承載53家單位150個業務系統,數據融合平台歸集數據總量突破2.8億條,視頻中樞整合視頻資源超2萬路,搭建全縣統一的三維地理信息平台,全面賦能城市治理、防汛救災、城市品質提升等多領域應用。
全縣實現全光網覆蓋和互聯網寬帶全面接入,城區家庭用戶帶寬接入能力達1000Mbps,農村地區普遍達到100Mbps以上﹔5G網絡主城區覆蓋率達99%,累計建設5G站點近4700個。中國聯通長沙分公司建成中南地區最大的雲數據中心,為縣域企業提供“IDC+雲計算+大數據”一站式定制服務,顯著增強了數字基礎支撐能力。
在網絡安全與數據安全方面,長沙縣建立了全鏈條監管機制,常態化做好全縣機房、網絡、數據和應用系統安全保障和應急演練,網絡安全防護水平不斷提升,2022至2024年連續三年獲評長沙市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優秀防守單位”。同時,產業安全方面涌現出一批優秀案例,如天河國雲的工業互聯網數據安全平台、樹根格致的工業區塊鏈溯源系統,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保駕護航。
長沙縣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成為湖南省大數據交易所供方會員,積極推進數據交易服務平台專區建設,推動公共數據產品與服務規范交易,深度融入省級數據要素流通體系。加快數據要素共享融通,將歸集的2.8億余條政務數據,建成10余個主題數據庫,開放數據2300余萬條次,有效賦能行政執法、城市管理、政務服務等十余類應用場景。完成不動產房屋信息等8類數據資源目錄登記,推進企事業單位數據產權登記和管理,促進公共數據資源合規高效開發利用。積極參加“數據要素x”大賽,2家企業獲省二等獎、4家獲省三等獎,營造全社會積極“用數”的濃厚氛圍。
數據產業生態加速構建,編制形成縣區數字產業圖譜,引培重點數字經濟企業400余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2%,獲批長沙市首個“工程機械數據標注基地”。長沙縣初步構建“1個引領區+2個集聚區+1個實訓基地”的“1+2+1”數據標注產業布局,形成涵蓋運營、技術、培訓、安全等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引育數據標注行業企業14家,擁有數據標注人才近500人,企業完成數據標注量達282TB,覆蓋醫療健康、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無人駕駛等領域,建成高質量數據集19個,鐳目科技“鋼鐵慧眼數據驅動判級工程”、博極生命“基於AI大模型的多模態文檔自動化標注”兩個案例入選省數據標注優秀案例。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積極響應國家部署,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長沙經開區率先全省推出《關於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從人工智能產業、開源技術、機器人三大領域提出十項舉措,構建全鏈條支持體系。2025年,長沙經開區正式獲批湖南省人工智能產業園(長沙經開)和湖南省數據產業集聚區,並成為工信部首批工業互聯網賦能數字化轉型示范基地。
目前,縣區已成功引進鬆雅湖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中科頤高長沙創新中心、上海技術交易所中南中心、西安交大錢學森產業創新中心、三一科技城·中南大學產業創新平台等重要科創平台,加速推動湖南星火·鏈網骨干節點、中科曙光200P先進智算中心等30余個數字新基建項目建設。在最核心的芯片領域,國科微成功打造全場景AI SoC平台,推進AI核心算力自主可控﹔在模型層,鐵建重工聯合華為構建的設備服務模型,以及博極生命研發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及BOJI-GPT醫療模型,推動AI向更復雜的行業縱深處延展﹔在應用層面,三一集團的“智造大腦”、福田汽車的AI質檢系統、天一焊接的AI焊接模型等,共同構建出一張完整的AI生態版圖。
近年來,長沙縣行業數字應用“遍地開花”,各部門打造了100余個應用場景,持續刷新數字星沙新形象。“在星沙”、智慧醫養、“數字工會”等平台更是獲得國家級榮譽並全國推廣。
全面深化數字政務改革。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首創15項特色“一件事”,其中“水電氣網聯合報裝”“大學生創業增值化服務”等4項入選國家及省、市重點事項清單。全面推廣應用省“一網通辦”平台,依托“湘易辦”“在星沙”APP上線1712項政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7%,全程網辦率達76.24%。打造全省首個“DeepSeek+政務知識圖譜”數字大廳,智能語音導辦“星小政”提供24小時服務,服務超3000人次。數字不動產“四延伸”,實現司法在線查封登記、公積金抵押登記、“不動產+公証”零跑腿及抵押登記銀行端受理。政務辦公數字化成效顯著,開發一縣三區統一的“在星沙”系統,促進政務辦公協同增效﹔推動基層報表“隻報一次”試點,率先應用湖南省“隻報一次”平台,基層減負與數據賦能有效融合﹔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綜合平台實現“紀巡財審”聯動無縫銜接﹔數字化招標採購平台讓“陽光”普照交易全過程。
著力優化數字治理質效。視頻超融合平台通過“視頻+AI”模式為非現場執法、城市品質提升、極端天氣應對等提供強力支撐。民意訴求融合和“群眾點題”實事為民平台精准定位問題焦點,高效推動矛盾化解,實現信訪總量與熱線受理量“雙下降”。車路協同智能交通系統織密城鄉交通運輸“安全網”,各路段平均交通事故率下降60%以上。“智慧停車”讓停車管理更為便捷、高效、安全、智能。智慧城管以“智”促“治”讓城市管理更精細。“市監放心肉”智能監管平台筑牢肉品安全防線,確保群眾吃得放心。“智慧執法大數據平台”創新數據共享賦能模式,有效提升執法智能化水平。“無人機+”賦能應急保障,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提升。智慧物業平台為居民參與小區事務、監督物業服務提供高效透明的數字化渠道。
持續提升數字民生溫度。“智慧養老”實現養老服務“一鍵按鈕,服務到家”。“智慧醫保”巧用生物識別技術,讓群眾刷臉辦理醫保業務和醫保結算。“智慧醫養”實現“醫生到家”“護士到家”“康復到家”“護理到家”四位一體的居家醫護服務。“智慧遠程醫療”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智慧水務”提升接水用水體驗,充分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智慧課堂、智慧閱讀、智慧體育、創客人工智能等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實現鎮街全覆蓋。“雲上·五悅”全域智慧文旅,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數字工會”切實提升服務職工精准化水平,服務職工“零距離”。
據了解,長沙縣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取得多項重要榮譽,2023—2024年位列中國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數)百強縣全國第七、中西部第一﹔數據融合平台獲評中國數據共享開放十佳創新案例﹔視頻融合平台獲數字湖南十佳應用場景﹔“在星沙”政務版APP獲“2024年度中國數字政府十佳創新案例”﹔縣政府門戶網站獲“2024年度中國領先政務網站”﹔營商政務環境持續領跑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獲省市推廣,高質量政務服務獲全國現場會推介。
長沙縣大數據中心負責人表示,此次排名首次躋身全國前五,是對長沙縣智慧城市建設成效的充分肯定。下一步,長沙縣將以“十五五”規劃為藍圖,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強化“數據賦能千行百業”與“政務服務增值變革”雙輪驅動,聚力強基固本、要素賦能、產業躍升、智慧惠民、安全護航五大舉措,努力打造全國縣域數據要素改革先鋒、數字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和全域數字化轉型標杆,使“數字星沙”成為全國縣域智慧發展的亮麗名片。(何歡)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