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按交易量排名的Top加密货币交易所- 官方推荐纳斯达克中国负责人郝毓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交易所,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交易所排行大家好,我是纳斯达克中国区负责人郝毓盛。非常高兴今年再次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全球资本市场的趋势。每一次参加EqualOcean的论坛,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学习到中国企业出海不断变化的态势。
结合我在纳斯达克工作的经验,过去接触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时,大多数仍以国内业务为核心。由于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各行业的“天花板”也相对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竞争加剧,企业逐渐意识到海外市场空间更为广阔,行业的发展天花板也相对更高。由此,出海趋势和势头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有意赴美上市的企业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往以国内业务为主,逐步转向专注出海业务,越来越多企业考虑在香港或美国资本市场上市,以利用海外资金支持其国际化发展。
今天,我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分享:第一,美股市场的整体走势。美股作为全球资本池最深的市场,长期吸引各国优质企业赴美上市,其表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 第二,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演变与趋势。
首先,从美股整体走势与特征来看,根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截至今年8月底的数据,美国资本市场无论从市值还是流动性来看,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广为人知的“美股七巨头”——英伟达、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特斯拉和Meta,市值前几年约在1万亿美元以上,如今更是成长至3万亿美元级别,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科技与创新行业的长期认可。
在流动性方面,美国市场同样表现突出。同时,中国大陆A股市场也展现了极强的流动性。由于规则和制度的不同,赴美上市的一个优势在于审批环境相对宽松,但能否在资本市场长期获得投资人认可,最终取决于企业基本面与成长性,而非仅仅完成上市。
2020年受疫情冲击,美股从3月份开始大幅下跌。后来,美国及其他国家政府大量印钱,这些钱又进一步流到了股市,使得美股出现大幅反弹。同时,流动性泛滥带来了IPO热潮,不仅是美国企业,大量中国企业也赴美上市。
两年间IPO数量超过1000起,融资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堪称“疯狂”时期。在2020-2021年,无论是IPO融资额还是IPO之后的当天表现都是非常亮眼的。这种IPO热潮,现在和未来都是很难复制的。2021年底,美股到达了巅峰,美国电动皮卡企业的IPO融资额达到了120亿美金,这是美国历史上融资额排名第六的IPO。
2022年,由于国际环境变化以及美联储加息的国内政策,美股市值出现了回调。但科技企业市值的坚挺,最终带动指数和IPO市场的回升。所以,2022-2023年,美股三大估值不断创新高,今年也有一个深V的反弹,主要是关税战的出现。这个影响比较短暂,目前股市也是在恢复的过程中。最近的IPO市场,又有点像2020-2021年那样。
今年三大指数的表现,尽管在3月份有一个大幅的下跌,但现在已经回弹上来,且今年的涨幅平均下来超过了10%,这对IPO上市市场有很好的推动。
总体来看,2021年的这种“疯狂”的局面再难以复制。当前的IPO市场正在逐步恢复,并朝着更加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上市后,股价的表现将更多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像2021年那样仅依靠首日的热炒。对于企业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更为积极的变化。
过去两周,美股再次迎来了一些大型IPO,融资总额约为72至73亿美元。这种集中上市的情景已久未出现。其中,软件服务企业Netskope最初计划融资7亿美元,最终在上调发行价和份额后,融资额达到9亿美元,首日收盘上涨约20%,市值达到86亿美元。这是近期美股市场上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从行业分布来看,IPO的多元化趋势非常明显。瑞典的先买后付平台Klarna、美国二手票务网站StubHub、区域性咖啡连锁品牌Black Cock Coffee Bar、数字货币交易所Gemini、区块链借贷平台Figure以及基建类企业WaterBridge,均在近期完成上市。今年上半年,AI与科技类企业表现尤为亮眼,例如被称为“小英伟达”的芯片企业CoreWeave,软件服务企业Figma,以及稳定币公司Circle,都受到投资人追捧。与此同时,传统能源类企业也有大型IPO出现,如Venture Global,这个企业在IPO之前去年底的时候大家预期是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融资额能够达到100亿美金的企业,但是后面发现投资人对偏传统的行业兴趣度明显没有对科技行业那么高,尽管现在来看融资额还是排名今年第一,其实还是比原本的预期跌了非常多的。
美国IPO机制包含“秘密递表”和“公开递表”两个阶段。目前,已有约200家企业进入公开递表阶段。从行业分布来看,消费与科技仍是美国IPO市场的核心贡献力量。同时,SPAC模式依旧存在,作为另一种上市路径,为企业提供了借壳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从美国三大指数——标普、道琼斯和纳斯达克的整体表现来看,自2020年以来,中概股在2021年滴滴上市之后曾一度停滞,目前才逐步恢复。我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国部分企业的表现确实不如美国本土企业,因此纳斯达克中国金融指数作为中概股的风向标,整体走势并不理想。
不过,从今年开始,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尤其是随着DeepSeek的崛起,美国投资人对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质量的认知出现了显著改观。今年纳斯达克中概股指数的涨幅已超过标普、道琼斯和纳斯达克三大指数。尽管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为15%,但中概股指数的表现仍然更好。这意味着,如果未来窗口放开,优质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将能够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优质企业”。目前筹备上市的企业数量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能否成功取决于基本面和成长性。若企业本身具备坚实的实力,必然能借助美股今年乃至明年的有利环境实现突破。
最初,我接触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时,大多仍专注于国内业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以出海为核心的企业开始考虑在美国或香港上市。这里列举的是已经上市的企业,有一些还没有上市有意向做美国上市出海行业的企业因为大家还处于保密阶段,名字不能公布,这些是可以给大家参考的。
Polibeli由中国企业家在东南亚创立,今年同样借助SPAC壳方式完成了纳斯达克上市。
极兔快递起源于印尼,后来回到中国拓展业务,并在香港成功上市,股价与市值表现亮眼。
霸王茶姬于今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从国内起步,如今在海外开设了大量门店,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
名创优品于2020年赴美上市,随后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其业务遍布全球,美国市场的门店也相当可观。
海底捞的海外业务“特海国际”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去年又完成纳斯达克IPO。海底捞不仅服务海外华人,也受到美国本地消费者的欢迎。其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还在纽约时代广场举办“变脸秀”,吸引大量关注。我们美国办公室的同事甚至常常结伴去海底捞用餐,这让我们在当地也颇感自豪。
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均为自动驾驶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已在美国资本市场亮相。禾赛科技近期完成了美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当前,双重上市逐渐成为趋势。一些企业选择先在美国再回到香港,另一些则先在香港再赴美。多地上市不仅有助于拓展投资人群体,也能有效提升流动性。
此外,Smithfield是国内肉类加工企业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于11年前全资收购的美国企业。今年1月,万洲将Smithfield重新拆分并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超过90亿美元,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出海”路径。
回顾近几年,美股IPO的数量和融资金额中,中国企业占据了重要位置。2023—2025年,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既有规模较小的公司,也有亚朵酒店、闪送、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较具影响力的企业,以及今年上市的元保科技。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出海型企业正在筹备赴美或赴港IPO,因仍处于保密阶段暂不便透露。若有机会,我将在未来的分享中进一步介绍。
回顾历史,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它们开启了中国企业赴美IPO的时代。经过多年发展,截至目前,已有一批在美股市值最高的中国企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两年前,中国证监会引入了备案制度,以加强对境外上市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如今,所有拟赴境外上市的企业都必须先完成备案。根据过去两年多的数据,每个月均有企业获批,这一流程有效提高了合规性与透明度。与以往只需提交至美国证监会(SEC)和交易所审批相比,如今增加的备案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企业运营更加规范化。
综上所述,全球资本市场,特别是IPO市场的演进趋势,正在与中国企业的出海浪潮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可以预见,未来优质的中国企业将在海外资本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EqualOcean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帮助海外公司或机构把握中国发展机遇的新型智库与核心资源链接者。以连接中国与世界为使命,EqualOcean的核心优势是拥有业内最强的团队、连接官方和民间、打通科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全球资源网络。EqualOcean旗下目前有新出海研究院、出海全球化百人会、出海全球化活动、出海全球化媒体等产品,提供中英文深度报道和分析、全球化战略咨询、海外市场研究、出海标杆研学营、海外游学营、出海大会、出海闭门会等服务。
出海全球化百人会(GoGlobal Commitee of 100,GGC100)是由EqualOcean联合上百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学者共同发起的组织,自2023年6月在深圳举办的「2023全球化峰会」(ESG2023)上正式启动。
从“汇聚百人”到“共赴千人”,从“对话行业”到“赋能全球”,百人会聚拢全球各地精英成员,以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为宗旨。截至目前,百人会已汇集500+出海全球化精英会员,孵化20000+精准出海社群,举办8场千人峰会、20余场行业沙龙、10余期精英派、多场研学游学等活动;成员企业覆盖行业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AI、快销品与餐饮等出海热门赛道,总市值达10万亿人民币,超1600出海企业高管分享洞见。